自然能量养生网——专业养生网站,打造健康领域良心品牌
当前位置:自然能量养生网 >> 保险与保健 >> 浏览文章

为什么现在的人宁愿买保险而不愿意养生

时间:2020/9/21 18:09:16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点击:
导读为什么现在的人宁愿买保险而不愿意养生提到养生,很多人的回答就是,养什么呀,活那么久干嘛,受罪吗。但大部分人都会愿意买个医疗保险,保险的作用大家都知道,无非等你生病了,符合了保险的规定,就能够替你承担部分医疗费

22f1-hftenhz3227024.jpg

为什么现在的人宁愿买保险而不愿意养生

提到养生,很多人的回答就是,养什么呀,活那么久干嘛,受罪吗。

但大部分人都会愿意买个医疗保险,保险的作用大家都知道,无非等你生病了,符合了保险的规定,就能够替你承担部分医疗费用,但不是全部,自己还是需要承担一部分金额。

买保险的想法很好理解,就是能够减少未来的一些压力,想着现在买了保险,以后生病压力就不会那么大了。

想法自然没有错,可为什么都不喜欢养生呢?在我觉得这比保险更好啊,保险只是为你承担部分费用,而养生却可以让你避免病痛,哪一个更好呢?

我总结了一下,这主要是大家心里成本与收获的问题,买保险,只要你买 ,你就知道以后生病会有一定报销,这基本是铁定的。而养生呢?这是看不到结果的,还需要长年累月的一个坚持,还要改掉很多坏习惯,所以很多人才会说,养生干什么,活那么久受罪吗?

反正在我身边的人,对养生的理解,第一想到的就是长寿,其实不然,养生最大的收益是健康,做一个对比就知道。

农村和城市,农村老人去世前很少有病痛,有也是短短几个月,我爷爷奶奶、外婆,去世前都很健康,能吃能动,我外婆只有几个月的病,我爷爷是冬天天气太冷,身体冻僵了,之前也是能活蹦乱跳,冻僵以后意识也非常情醒,只是四肢不能动了。当时我就在身边,那天中午,准备去做午饭,做饭前还好好的,送饭去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,原本我还以为等冬天过了应该就会好起来的。

我自己是农村的,所以看到的都是几天前遇到还很健康,能说能笑,能走能动,突然就听到了去世的消息,这也是我理想的去世样子,没有病痛,很安详的寿终正寝。

再说城市,我不是城市人,所以仅代表我的猜测吧,城市人自己可以看看身边的老人,我感觉城市老人很多都会在医院住几年才会去世,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,就不说这个了,总之农村情况是我能看到的。

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?简单概括,农村的生活习惯各方面,比较符合养生之道的,主要有三个方面,作息,饮食,劳作。

在农村一般的娱乐项目就是看电视,而电视剧一般就是新闻联播之后的2集,看完9点多,没事了,就早早睡了,现在有手机了,不过也差不多,信号不好,玩的你都不想玩。我爸妈基本早早就起床把早饭做好了,看季节,春夏6-7点,秋冬8-9点。

皇帝内经中四季调神大论就有关于四季的作息说法,春夏要晚睡早起,晚睡为11点前,早起一般根据日出,秋天要早睡早起,早睡是9点,冬天要早睡晚起,最好睡到自然醒。

而农村基本上就是与这个相符合的,春夏开始有农活做了,起晚了去会太晒,一般都是早早没有太阳的时候先去,然后又回来吃饭,小时候经常早早被叫起来做饭,他们去地里干活,而秋天收获的季节,也是会要早起,只有冬天没有什么事了,天气也冷,就可以睡得晚了。

在农村吃的都是当季的蔬菜和水果,大家吃过农村自己种的菜就知道,味道绝对更好,营养自然也不用说,之前听徐文兵讲黄帝内经的时候,他就说过,当季的蔬菜和水果会吸收地气,所以对人体的好处更大,而现在城市里面吃的很多都是反季节的,根本没有这个地气。

春生夏长秋收冬藏,这是一个自然规律,在农村确实是这样的,根据不同季节种植不同庄稼干农活,春天开始慢慢有农活了,开始劳作,到秋天收了,冬天没事了,就开始天天在家烤火。

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喜马拉雅听听徐文兵对话梁国冬之黄帝内经。其中四季调神大论就会讲到如何在四季中去养生。

大家应该也发现了,我说了这么多,并没有说买保险不好,只是我觉得买保险的同时,可以也坚持养生,那是不是会更好呢。而且要多了解一些养生知识,中医理论,这样才不会被忽悠了,不然很多卖产品的打着专家说的旗号,你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。

之前在朋友圈看到一条这样的,大致就是说3岁小孩最容易缺铁,要趁早补铁,这根本就是扯淡,小孩子是纯阳之体,根本不存在缺营养,除非先天在母体里面有缺陷,以前在农村那么苦,在我小时候最常吃的菜就是辣椒酱,豆腐乳,姜茶(这个很多地方都没有,听说的也不敢想象茶泡饭吃什么感觉,其实很好吃的),其次就是当季的一些蔬菜,但是我初中以后就没有再打针吃药了,初中的时候是04年,不是说没有小感冒,而是小感冒忍忍一两天就好了。但是大病就从来没有过,哪怕高烧也没有。

想我吃的这些根本不存在铁,也不存在有钙,我都不知道有些什么营养,所以不要盲目的去补,除非真的虚了,不然不要去补,没有必要。

关于营养,我有一个假设,营养有很多种类,分别为维生素,蛋白质,胶原蛋白,钙铁锌硒等等,但是都统称营养,那么我们现在把统称改一下,改成“气”,那么这些营养就是不同属性的“气”。

中医对人体的总结就是精气神,认为这是人最重要的东西,而中医学也是关系学,是讲的人体自身各器官的关系,与自然的关系,而要身体健康就得达到平衡,一旦出现不平衡,那么就会出现问题。

如果这个平衡是由“气”来决定的了?比如某个器官的气少了,或者某个地方的气堵了,身体就出现了不同的问题,而这个时候就要借助外力,外面的“气”,气少了,那就要补充相同属性的“气”,而气堵了,就需要一些有疏通效果的“气”。

为什么我会这样想呢?有很多原因,比如中医对中药的区分,也是有属性区分的,不像西医,牙痛就吃这个药,手痛就是这个药,中医讲究辩证,得看你个人的情况,真正的根源,毕竟一个病造成的原因会有多个。会根据不同的源头配不同的药。

还有一些修道的或者练武的,都会有练气的说法,包括为什么有些人一直吃素食,还是那么健康,为什么有些人辟谷也还能健康,那就说明健康与否不是营养的问题,根本还是在精气神。

而精和神一般先天注定了,最后只有气是可以后天来炼的了,吃素食,辟谷还很健康,我的猜想就是他自身的气一直保持在很充足,也很平衡通畅的状态,所以一直都很健康,自身气很充足,也很平衡通畅,那么适当的再吸收一些外面的气就可以了。当然也有可能这样不健康,那就说明气不足或不通畅。

为什么很多人会在山清水秀的地方打坐,我看也是为了吸收这种好的气,来保持自身的气充足,通畅和平衡。

啰嗦了这么多,也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用,写着写着就有了更多想法,所幸就一起写了下来,以上内容都只是个人的看法和想法。